学期汇报
小学生自主学习优化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陈娟 潘慧莹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叶圣陶先生提出“学是为了终身受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现在,迫于学习压力,教学的主要方式多数是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作业、练习,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存在厌学的学生,主要问题就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愿自主学习,不知道怎么自学。我校是地属周市镇的商住小区群配套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目前有教师189名,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昆山市学科学术带头人12名,昆山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96名。学生四千多名,多数是新昆山人子女,也有部分是企业引进人才的随迁子女,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台湾同胞和外籍人员子女,这些都承载着对优质基础教育的渴求。因此,依托于本课题的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多的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并且通过研究,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运用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1)自主性。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根本属性。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激发学生先天的自主性;(2)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权;(3)相对独立性。面对学习任务,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合作对象进行删选并根据各自情况安排任务;(4)差异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承认差异、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并不断研究差异;(5)创造性。学生要在不断地自主学习过程中, 一套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法策略。
- 优化:优化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变得优异。这里是指在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围绕学习目标,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的过程。
三、工作概况: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自2018年12月起至2021年12月底止,共3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
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开题动员,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培训课题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方案,调整学科教学,开展实验研究,适时举办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课程实验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按计划进行研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
通过本阶段实验,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建构充满生命力的自主学习模式,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地主动和谐地得到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摩活动,请专家鉴定成果,进行成果汇总、论文汇编,举办结题鉴定会、完善课题研究项目等并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
开题之后,我们根据研究工作的任务,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在昆山市张敏华老主任的帮助下,承办课堂教学现场,邀请其他兄弟学校的专家老师到校指导,实验老师通过每月例会,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使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研究措施如下: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设计各学科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覆盖全学科
本实验课题的主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时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集中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理论》、《新课标下对“一堂好课”的再思考》、《“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教育理论》等,重点是学习了大量的关于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和当代教学改革经验的理论,形成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经验摘编。(如下图)
课题组老师在研读叶圣陶论著后,展开理论研讨,重点是对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思考,在反思中学会思考,学会调整,学会追求高效,努力使自己养成教有所思,思有所得的习惯,从而转变一线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
2、例会研讨形成制度,使课题研究保持常态化
为了课题研究能有目标,系统地实施,陈娟校长在每学期一开学就为课题组的老师明确了每个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再由教科室具体设计各学科的课题研究计划,讨论具体的实施步骤。每个月教科室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例会中,大家都会对课题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交流反思,教科室再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例如,教师如何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营造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以引领、点拨为主,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形成教学模式:自学——讨论——应用。怎样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等手段,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导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作业要当堂布置,当堂完成并批改,实现信息反馈及时真实,要制定评价学生学习能力体系。怎样做好从课内到课外延伸,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了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在理论、实践两方面得以发展,我校确立了实验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机制:
(1)把课题研究与三课有机结合 (课题研究与常态课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研究课、公开课、汇报课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门听课相结合),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提炼教师具有创新成分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整合教学中积极因素以及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2)我们继续把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挖掘常态教学环节的积极培养因素。采取一课多上的形式,同年级教师上同一节课,每位教师上完课,我们都进行认真的研讨,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反思的水平。
(3)把课题研究与反思、积累相结合。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开展自我反思,通过写教学后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形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回顾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总结行之有效的评估策略和方法,提炼有效的评估手段。要求教师开展互评,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交流反刍等方式,让教师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值得借鉴处,发掘有待完善处,促进课题的深入,给课题以活力。
实验组的老师们也都非常珍惜这一月一次的工作例会的时间,因为在这里,老师们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困惑,大家更是集思广益,一起解决。值得可喜的是,非课题组的教师,也纷纷要求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3、以导学案和学习单为抓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的实验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汲取了一些经验。实验起步时,运用《采蜜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等,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实验一段时间以后,课题组的老师们在研究中感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光是预习还是不够的,因而诞生了《酿蜜册》。“酿蜜册”则是重视了复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把主要知识点按类别加以归纳,整理成系统化、网络化,对相关或相似的概念、公式、结论和规律进行异同比较,总结解决各种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实践证明,《采蜜册》和《酿蜜册》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很大兴趣,并且能针对学习中的困惑主动勇敢质疑,与同学合作交流,在一次次的主动质疑,积极交流,满意解答中,学生学得轻松又愉快!
在本课题实验开题后,我们在两册的基础上,又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设计课前“导学案”、课上“学习单”,以此来指导学生自学,让孩子们有据可依。
以语文为例,指导语文预习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根据“导学案”上的步骤,一步步地学会预习方法。钱亚芳老师实验课《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学案 |
1、《桃花心木》先写了一个故事: 。 2、《桃花心木》在故事后讲了一个道理: 3、面对这个道理,你有什么疑问?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
5、本文写作上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
随着多媒体潮的掀起,实验老师还以微课为主要载体,把某个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引导学生“先学”。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分散难点,突破重点,有效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周凤花老师的实验课《扇形的认识》,先制作成微课,内容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后容易掌握知识点。
第一层次:
出示涂色部分:
让学生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特点,发现都是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且涂色部分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先分别找到共同特点,再描线出示每个图形的半径以及一段弧,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扇形。接着对扇形的各部分名称(弧,圆心角)进行自主学习。
以上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记一记,
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显著。
第二层次:
在判断扇形的大小时,微课设计两种方法,(1)同圆或等圆中,当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2)当圆心角相等时,半径越大,扇形就越大。半径越小,扇形就越小。
通过微课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自主空间。
4、抓好备课与作业批改,增强教师指导自学的能力
(1)在备课环节上:强调分层设计,备课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的要求,从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考问题及作业练习,既要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达标方案,以保证学生打好坚实的素质基础,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方案的层次性,要让不同类别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弹跳的余地。
(2)在上课环节上:强调异步到位。课堂是因材施教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个标准、一个内容、一种教法、一套练习的标准模式,做到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强化目标意识,要把分层目标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教学模式,通过质疑、比较、归纳、演绎等方式的运用加强学生学习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
(3)在作业环节上:强调体现梯度性,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倾向,作业要根据大纲和课本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精心设计,对课后练习、作业本上的题目也要重新排列组合。做到精挑选,精练习,作业的量和度都要体现适当的梯度,做到低级台阶人人必须上,中级台阶大家争着上,高级台阶能者跳跳上。同时,我们着力改善作业的批改方式,对作业有条件的学科要进行面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把作业本当成交流本、问题本,切磋本。
(4)在课后辅导上:强调辅导有效性,我们要求老师摒弃过去那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全班补课式的辅导,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扬长补短式的分组辅导,做到分类补,相互补,在课外辅导上,我们一般采取个别辅导,“开小灶”的方法,重点放在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上,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耐心具体的辅导,使其“进得来,学得进,听得懂,留得住”,对中等学生主要教会学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对好的学生给与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主要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样通过科学辅导以及结合心理辅导,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排除和矫正各种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在实施中,我们还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5、聘请专家辅导,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施课题研究,需要不断以全新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研究经验作指导,这就决定了课题实验不能孤立、封闭地进行,需要对外交流、博采众长,充实自我,推动实验的进展。因此我们除了定期举办课题研究课、汇报课,还邀请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参与互动交流,从中虚心听取意见,及时总结实验经验,根据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断改进科研和教学方法。
2019年6月开题,图为陈校长介绍课题相关工作。
图为杨海中老师来我校指导课题的开展工作。
四、课题研究主要成效
开题后,学校在苏州市教科院、昆山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优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我校在每个年级组里都挑选了实验班开始语数英的实验活动。为了使实验有效的开展,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课题组,由各年级的教学骨干老师担任实验老师。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有了较明显的特色,探索出了实施研究的新路子。主要成效如下:
(一)文本类成果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各实验老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平时的实验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把实验心得和经验撰写成案例、论文,教导处把一些优秀的课例和论文整理成册,进行推广。(附图:优秀课例论文集)
在过去的一个年中,我校有47人次的教学设计在省市的一些比赛中获奖;40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50个教学课件在省教科院比赛中获奖;38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二)活动展示类成果
图为一语文老师在上课题研讨课。
利用自习课,和小伙伴一起自主预习。
图为自习课,同学们在电脑房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课前的预习。
(三)荣誉类成果
1、学校方面:自课题开题以来,我校于2019年11月1日承办了昆山市“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学术带头人专题研讨活动,于同年11月14日承办了昆山市“核心素养观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的数学名师工作室、数学悦读编写组老师活动现场,同时也积极参加各实验学校开展的研讨活动。教研室潘琰主任和市实验小学、一中心小学、柏庐实验小学、巴城中心校、晨曦小学、新镇中心校的分管领导与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都积极参加了我校的研讨活动。这几年,无论是在本校或是其他实验学校的研讨活动上,我校高晓燕、王静、郭芸等十多位老师执教昆山市级以上的课题研讨课,每堂课都在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下功夫,从课前预习的体现到课堂互动的表现,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样也给与会老师在自学能力指导方面作出了示范与引领,深受与会老师的好评。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我校荣获了“教是为了不教”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区域推广项目示范学校称号。
2、教师方面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实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明显。首先,教育观念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实验,我校实验班老师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他们逐步由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的服务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他们对自身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位,由过去单纯教授知识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并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他们力求在实验中营造一种新型的真正民主的关系。其次,研究的热情得以激发。在各实验老师的努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比非实验班,“采蜜册”和“酿蜜册”灵活机动的使用,“导学案”和“学习单”,微课视频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学生们预习的有效性,而且对于知识的整理也是有条理,有系统,有重点。老师们在实验中也深深感受到,先学后教,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更加显得简单有效,与孩子们的沟通也变得轻松愉悦。老师们更加深刻体会到课题研究给教学带来的优势。再次,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实验组的老师走到了一起,合作交流,既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又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与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最后,教师自身得到快速发展。一学年中我们的教师共有12节课在昆山市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一位老师获苏州市评优课中获二等奖;有18名教师在苏州市学科素养比赛中获奖;有39名教师在各级各类学科研讨活动中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蒋晓莉、郭芸、张洁、孙悦等几位老师被评为校课题先进老师。
3、学生方面
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之中,引导学生从完全接受性学习转向学会主动学习,学生感到轻松与欢悦,使他们获得了以前课堂上没有的感受。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活动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连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在实验中也体现较强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触动很大。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人际交往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与平行班相比,实验班的班风好,学生更自觉,学习态度更端正,在每学期末组织的相关考试中,实验班的语、数、英三门功课的平均分均高于平行班。
在各级各类学科艺术比赛中,获2020年苏州市综合实践优秀成果展评二等奖,昆山市小学生“自说自画”少儿绘画故事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4位学生获昆山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比赛绘画一二等奖,137人在第十一届苏州市小学生蒲公英图文大赛中获奖,6人在苏州市中小学“姑苏情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等等。
在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比赛中,学生们的成绩也是可喜的。《大堂拖把》获第21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V型盲人插座》和《爆胎后还能滚的轮胎》获第22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带尿检杯的马桶》获第26届江苏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近几年共7位同学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总的来说,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了教师,也发展了学校。
五、研究后的思考
1、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2、还未能形成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3、课前、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自主学习模式还没有成熟。对如何探索优化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没能形成很好的机制。
六、课题继续深化的主要任务及思路
1、进一步深化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特征和指导策略研究,开展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从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入手,寻找指导策略的理论依据和突破口。
2、进一步深化小学生自主学习优化的案例研究,结合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进课堂的活动,评比、积累更多的优秀案例,从中总结行之有效的规律。
3、进一步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优化策略的研究,核心组成员带头撰写论文,带动各个学科教师都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进一步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机制的研究,争取用评价机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争取总结关于评价机制研究的成果,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